3月25日,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和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的“2009年古陶瓷科學技術國際討論會”在故宮博物院隆重召開。故宮博物院李季常務副院長主持了開幕式并致歡迎詞,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羅宏杰所長致開幕詞。來自世界上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多名古陶瓷科技研究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參加了大會。此次大會遞交學術論文113篇,編輯出版《古陶瓷科學技術國際討論會論文集》。中國科學院郭景坤院士、干福熹院士也應邀參加了大會。
會議歷時三天,代表們將對古陶瓷科技發展史研究中的科學技術、工藝、原料、性質、測試分析方法、窯爐等問題以及考古、仿復制品、修復和保護等方面的問題開展廣泛討論。
在中國,對古陶瓷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1928年陳萬里先生發表了第一篇古陶瓷窯址考察報告;1931年周仁先生則發表了第一篇古陶瓷科技研究論文。在兩位學者的帶動和指引下,故宮博物院和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幾十年來不斷將古陶瓷研究推向深入,在古陶瓷研究方面形成了兩支重要隊伍。近些年來,故宮博物院加強了科技研究的力量,2005年建成了一個擁有20多臺現代儀器設備的古陶瓷檢測研究實驗室,形成了一個擁有幾十人的專業研究隊伍,使故宮博物院的古陶瓷研究進入了一個社會科學與科學技術相結合、對古陶瓷進行綜合研究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