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藏傳佛教文物保管與保護培訓班
        國家文物局藏傳佛教文物保管與保護培訓班
        時間:2016-12-01

          為了豐富與提高藏區文物系統專業技術人員文物保管與保護的知識和能力,受國家文物局委托,故宮博物院故宮學院于2016年10月31日至11月29日承辦了國家文物局藏傳佛教文物保管與保護培訓班。該培訓班是繼2015年11月第一屆國家文物局藏傳佛教文物保管與保護培訓班以來,故宮學院承辦的第二屆同主題的培訓班。該培訓班在全國文博系統招收學員共16名。學員來自7個省(市、自治區)的13家文博單位,均有一定的文物保管和保護經驗。


          該培訓班邀請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博物館14名專家授課。課程緊密圍繞藏傳佛教文物保管與保護的主題,歷時一個月,共147學時,全面涉及了藏傳佛教文物的操作、管理、保護、修復、鑒定和研究。課程組織形式分為專題授課、現場教學和學員交流三種。培訓班充分利用故宮博物院豐富的藏傳佛教文物資源和雄厚的師資力量,使學員們系統地掌握了藏傳佛教文物保管與保護的基本理論和主要方法,為藏區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文物保管與保護方面的人才隊伍。


        國家文物局藏傳佛教文物保管與保護培訓班合影


          一、開班儀式


          2016年11月1日上午,國家文物局藏傳佛教文物保管與保護培訓班開班儀式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敬勝齋舉行。開班儀式由國家文物局人事司司長解冰主持,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授課專家代表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家鵬等出席,16名學員和教學管理組成員等參加。


        開班儀式現場


        開班儀式領導致辭


          首先,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致辭。單院長首先向大家介紹了故宮博物院藏傳佛教文物資源的豐富性,和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在藏傳佛教文物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績。回顧了故宮博物院與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的緊密合作歷程。最后代表故宮博物院對國家文物局的信任表示感謝,對來院學習的學員表示歡迎,對培訓班授課專家和教學管理組的付出表示感謝。接下來,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家鵬作為授課專家代表發言。王家鵬老師首先對我院再次承辦藏傳佛教文物為主題的培訓班表示贊賞,然后向大家簡要介紹了故宮博物院在藏傳佛教文物保管和研究方面的工作,對學員的學習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最后,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致辭。顧局長對故宮博物院近年來在全國文博人才培養方面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預祝此次培訓班順利舉辦,希望學員能夠珍惜機遇、虛心求教、學有所成。


          二、專題授課和現場教學


          培訓班第一課由故宮博物院單霽翔院長講授,共3學時。單院長首先圖文并茂、飽含深情地回顧了其自身與西藏文物事業的深厚淵源,然后以“故宮的世界 世界的故宮——再續故宮博物院90年的輝煌與夢想”為題,為大家系統梳理了故宮博物院近年在開放管理、藏品保護、展覽策劃、宣傳教育、文創產品開發和學術研究等方面的成就和經驗。使學員對故宮博物院的整體工作有了框架性和總體性的認識。


          第二課“論文物醫院”,共3學時,由故宮博物院宋紀蓉副院長講授。宋院長從文物醫院的概念講起,論述了文物醫院的基礎和怎樣構建文物醫院。其次,宋院長向大家系統介紹了故宮文物的預防科學,最后講解了未來文物醫院的發展趨勢。使學員對故宮的傳統文物修復技術和現代化文物保護手段有了全面、深入的認識,學員聽的過程中積極思考,互動提問踴躍。


          第三課“關于《故宮博物院藏品管理規定》”,共6學時,由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梁金生講授。梁老師從基本庫房管理的微觀角度,對《故宮博物院藏品管理規定》逐條、逐句地進行了闡釋,重點講授了藏品登記規范和庫房管理規定,還對《故宮博物院藏品管理規定》的十個附件進行了詳細講解。此次培訓班學員的本職工作中,大多離不開庫房保管。聽完梁老師的課程,都表示對實際工作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第四課“書畫鑒定基礎”、第五課“書畫的庫房保管和操作”,共12學時,由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楊丹霞講授。第四課中,楊老師通過大量的實例,展示了“目鑒”和“考證”在書畫鑒定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后重點講授了書畫鑒定的依據和書畫作偽的方法。第五課中,楊老師對書畫的庫房保管進行了系統介紹,包括排架、防塵、防震、防蟲、防潮、防盜以及文物卡片的錄入等各項保管工作。楊老師還指導每一位學員對冊頁、手卷和立軸進行操作,確保動作的規范。


          第六課“清宮遺存藏書”、第七課“清宮遺存雕版”,共12學時,由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翁連溪講授。在“清宮遺存藏書”課上,翁老師對清宮藏書的來源、清代內務府的出版和出版物的傳播進行了系統介紹。結合培訓主題,翁老師精心制作了課件,對存世的滿文、蒙文、藏文和漢文大藏經,進行了全面的講解。理論授課結束后,翁老師帶領學員在鑒定室觀摩了“乾隆三十五年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經”和《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等古籍,對古籍的版式和裝幀進行了詳細講解。在“清宮遺存雕版”課上,翁老師對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歷史進行了梳理,對各地的藏版進行了介紹,并重點介紹了故宮博物院館藏的雕版。理論授課結束后,翁老師帶領學員在雕版庫房進行了觀摩。理論授課與現場教學的結合,突出了課程的實用性,學員能夠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并在工作中鞏固和強化。


          第八課“故宮博物院藏藏傳佛教文物綜述”,共12學時,由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文明講授。文老師首先對清宮的原狀佛堂進行了分類,然后逐類進行了展示和講解。其次介紹了我院館藏的2萬余尊藏傳佛教造像的風格和歷史發展脈絡,以及2000余幅唐卡的來源和工藝,和7000余件法器。最后,在文老師的帶領下,學員觀摩了咸若館、吉云樓、寶相樓等原狀佛堂,觀摩了藏傳佛教造像庫房,對故宮藏傳佛教文物的保管、陳列和研究有了基礎性的系統認識。


          第九、十、十一課“中國古陶瓷鑒定要領”、“器物類文物安全操作培訓”和“西藏藏瓷特點”,共18學時,由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呂成龍講授。第九課,呂老師著重談了怎樣憑經驗鑒定古陶瓷,結合案例,從造型、紋飾、胎釉彩、制作工藝和款識這五個方面講授了古陶瓷的鑒定要領。尤其在款識方面,呂老師將孫瀛洲先生編制的鑒定口訣傳授給學員,并進行了隨堂測驗,讓學員能夠將所學運用到實踐中。第十課,呂老師將自身在文物安全操作方面的經驗傳授給學員,重點講授了文物在流通過程中(提出、點交、包裝、運輸、開箱、展示)面臨的安全隱患和需要注意的事項。第十一課,呂老師對西藏收藏瓷器的概況和特點進行了詳細介紹。現場教學部分,在呂老師的指導下,學員在古陶瓷研究所和陶瓷館進行了文物觀摩。理論授課和現場教學的結合,使學員切實掌握了器物類文物的操作要領和古陶瓷研究的基礎。


          第十二、十三課的主題是織繡類文物,共12學時,分別由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允麗和副研究館員房宏俊講授。王老師從科技保護方面講授了紡織品文物的檢測技術和修復技術,并介紹了清代裘皮朝袍、石青色云蟒紋妝花緞夾龍褂和“羽毛紗”的修復實例,還對自主研發的文物除塵材料進行了介紹和推廣。房老師以大量的圖片展示了故宮收藏的清代服飾,還對西藏的服飾進行了介紹。在房老師的指導下,學員觀摩了故宮博物院館藏的各類衣料,包括綾、羅、綢、緞、紗、錦和氆氌。兩位老師的講授,構建了學員在織繡類文物保管與保護方面的知識框架。


          第十四課“琺瑯工藝及其在宮廷中的發展”,共6學時,由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張麗講授。張老師首先明確了琺瑯工藝的概念和傳入中國的過程,其次講授了琺瑯工藝在中國的發展,結合故宮博物院館藏的琺瑯器重點講授了官造琺瑯器的時代特點,最后對景泰藍這一民間的錯誤說法進行了更正。現場教學環節,張老師還帶領學員觀摩了各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琺瑯器,強化了所學理論。


          第十五課“藏傳佛教殿堂的保護與研究”,由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家鵬老師講授。理論授課,共9學時。王老師首先梳理了藏傳佛教發展的歷史,逐一介紹了各時期代表性的寺院,之后利用考古學的方法,對藏傳佛教寺院進行了區系的劃分。以大量的圖片講述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藏傳佛教寺院在平面布局、建筑結構、建筑材料、構件形制和內部裝修陳設等方面的變化。其次,王老師深入剖析了紫禁城的藏傳佛教殿堂和承德外八廟兩種個案,為學員展示了藏傳佛教殿堂保護和研究的方法。現場教學,共9學時。在王老師的帶領下,學員觀摩了雨花閣、梵華樓和白塔寺,使學員對藏密四部神殿、六品佛樓和北京地區藏傳佛教寺院有了系統、深入的認識。


          第十六課“書畫類文物保護”,由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劉恩迪講授。理論授課3學時,現場教學3學時。劉老師在授課中對書畫類文物的溫濕度要求、害蟲的防治方法、霉菌的防治方法,以及書畫的裝裱和修復進行了系統講授。理論授課結束后,劉老師帶領學員觀摩了裱畫室、照相室和熏蒸室,實地講解了書畫裝裱、復制和除蟲的儀器設備和操作程序,耐心回答了學員的疑問。


          第十七、十八課“藏傳佛教造像”、“藏傳佛教繪畫”,由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羅文華講授。理論授課15學時,現場教學9學時。羅老師將“藏傳佛教造像”分為“西藏篇”和“其他地區篇”兩部分。在“西藏篇”,羅老師選用40余尊西藏銅造像,按照時間順序,梳理了11-18世紀西藏造像從學習模仿尼泊爾風格到形成自身獨立風格的演變過程,重點講解了拉薩雪堆白和扎什倫布寺造像的基本特點和鑒定標準。在“其他地區篇”,羅老師選用了40余尊西夏造像、明清宮廷造像和喀爾喀蒙古一世哲布尊丹巴時期的代表性作品,講授了藏傳佛教藝術東傳過程中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形成的造像風格和鑒定要領。“藏傳佛教繪畫”,羅老師分為“唐卡篇”和“壁畫篇”講授。在“唐卡篇”,羅老師對吐蕃時期和11-18世紀的唐卡進行了通史性的講解,重點講授各時期唐卡的藝術風格,還將明清宮廷唐卡和西藏唐卡進行了對比,反映了漢藏藝術的交流。在“壁畫篇”,羅老師選用40張壁畫,引導學員了解藏傳佛教壁畫的地域分布、時代特征、風格影響和研究價值。理論授課之余,羅老師帶領學員觀摩了中正殿佛像展、中正殿法器展和“梵天東土 并蒂蓮花——公元400-700年印度與中國雕塑藝術展”。理論授課與現場教學的結合,突出了教學的實用性,使學員對于藏傳佛教雕塑藝術和繪畫藝術有了全面的把握。


          第十九課“金屬類文物保護修復”,共6學時,由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楊小林講授。楊老師以大量的案例講授了青銅器、鐵器、錫鉛器和金銀器的主要工藝和保護修復的方法。此外,楊老師還介紹了她正在參與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金銀器的保護和修復。


        現場教學:佛經觀摩


          三、學員交流


          為了搭建學員之間溝通交流的平臺,培訓班組織學員于11月15日進行了學員交流。16名學員均精心準備了PPT,介紹了所在單位藏傳佛教文物的收藏情況和自身的工作。通過交流,學員們彼此加深了專業方面的了解和認識,對于將來從事藏傳佛教文物的保管和保護工作中的互助有很大幫助。


        學員交流:西藏博物館洛桑尼瑪介紹藏文縮寫字


          四、培訓考核與評估


          為了全面有效地對學員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培訓班要求每位學員提交了學習報告。學習報告均緊扣“藏傳佛教文物保管與保護”的主題,總結了培訓期間所學內容,部分學員還結合自身的研究領域撰寫了論文,并得到了故宮博物院專家的指導。16名學員全部通過考核,順利結業。在培訓班結業儀式之前,召開了考核評估座談會,學員認真填寫了《國家文物局培訓項目質量評估表》、《藏傳佛教文物保管與保護培訓班教學反饋表》,并暢談了各自在培訓中的收獲,為故宮學院再次舉辦同類培訓班留下了寶貴意見和建議。


        考核評估座談會


          五、結業儀式

          該培訓班結業儀式于11月28日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敬勝齋舉行。結業儀式由故宮博物院科研處處長宋玲平女士主持,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宋紀蓉和授課專家代表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家鵬先生出席,16名學員和教學管理組成員參加了結業儀式。


          結業儀式上,故宮博物院科研處業務培訓科科長陳瑞從培訓內容、授課教師、培訓學員和教學管理等方面作了培訓班總結報告。河北承德市外八廟管理處文物保管部副主任馬靜作為學員代表發言,認真總結了培訓期間的學習體會和收獲。授課專家代表王家鵬先生對培訓班的授課情況進行了歸納和回顧,并對學員今后從事藏傳佛教文物的保管與保護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接下來,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宋紀蓉講話,表達了對學員順利結業的祝賀和對授課專家、教學管理組成員辛苦付出的感謝。最后,領導與專家為16名學員頒發了結業證書,并與學員合影留念。


        結業儀式現場


        授予結業證書





        亚洲第一页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www.亚洲精品| 色欲色欲天天天www亚洲伊|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亚洲日本久久久午夜精品| 亚洲第一区二区快射影院|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五六区| 亚洲理论在线观看|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国产亚洲欧洲精品|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日韩女人aaaaaa毛片在线|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首页|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午夜在线亚洲男人午在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