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落實全國文物安全工作部級聯席會議精神,提升相關文物安全聯合執法人員的鑒定能力與鑒賞水平,受國家文物局委托,故宮博物院故宮學院于9月10-24日承辦了文物安全聯合執法人員文物鑒定的專題培訓班。培訓班首次面向公安刑偵、海關緝私、中國海警等職能部門。39位長期奮斗在打擊文物犯罪與文物安全執法一線的學員走進故宮學院,系統地學習古書畫、碑帖、古陶瓷、青銅器、玉器、琺瑯器、藏傳佛教文物、明清家具、古籍等文物的鑒定知識與方法。
(1)開班儀式
9月11日上午,開班典禮在建福宮敬勝齋隆重舉行。故宮博物院單霽翔院長、國家文物局督察司劉銘威司長、公安部刑偵局陳小坤副局長、海關總署緝私局朱峰副局長、中國海警局楊俊副局長及授課教師代表朱賽虹、呂成龍及全體學員出席儀式。單霽翔院長在講話中,向學員們介紹了故宮博物院作為國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訓示范基地,其成立故宮學院的初衷和近年來取得的培訓成果。他談到,以故宮博物院豐富的藏品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依托舉辦此期培訓班,可謂恰如其分,相得益彰。更為難得的是,培訓班期間正逢故宮博物院90周年院慶之際,石渠寶笈特展中的部分書畫,亦是歷經坎坷,流失海外后在公安海關等部門的大力協助下回歸故宮博物院,其背后精彩的故事值得學員們去學習和體會,也有利于促進相關職能部門對自身工作的檢視和強化。
呂成龍研究館員作為教師代表發言,表示一定會認真做好傳道、授業與解惑,履行教師的使命,力求不辜負領導和學員的期望。劉銘威司長在講話中提到,文物安全是關系到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發展最為基礎、最為重要的工作任務,是文化事業發展的基石。希望學員結合此次培訓做到以下兩點:一是要厘清形勢,提高認識,建立文物安全工作的新局面;二是應扎實做好基礎工作,建立文物安全的長效機制。在認真總結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文物安全領域的理論創新,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實現文物安全的法制化,標準化和科學化。
當日下午,培訓班安排了學員交流介紹會。每位學員就本單位情況及個人工作領域做了介紹,使學員們盡快融入新環境、加強溝通了解、建立友好關系。
?。?)專題授課
此次培訓班內容豐富,涵蓋了古書畫、碑帖、古陶瓷、青銅器、玉器、琺瑯器、藏傳佛教文物、明清家具以及古籍等類文物的基礎知識與鑒定。同時結合課程內容,開展故宮陶瓷館、書畫館、中正殿、古陶瓷研究中心觀摩室、書畫裝裱修復室以及國家博物館玉石器、青銅器、佛教造像展廳等處的現場教學。除了理論課程之外,使學員在現場教學的觀摩與實踐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材質文物的工藝、造型等特征,真切體會到鑒定方法與鑒賞要點等理論基礎在實際工作中的重要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培訓班的授課教師陣容強大,覆蓋面廣。邀請了故宮博物院內,同時也是國內資深的專家學者進行授課。不僅學術各有專攻,且有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教學經驗。培訓第一講邀請單霽翔院長講授,題為“展望2020——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六百年”。通過600余頁的課件向學員們展示了故宮擁有的無與倫比的三大文化資源,闡述了在維護故宮平安和傳承故宮文化的歷程中,幾代工作者付出的辛勞和努力。提出面對未來,我們要實現從“故宮”走向“故宮博物院”,早日實現保護好故宮文化遺產、建設好故宮博物院的美好藍圖。首場授課,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對故宮博物院有了全面的認知,更深刻體味到主講人對故宮的深厚感情和對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重視,意識到在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中,我輩任重而道遠。
之后的課程有: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學術委員會委員施安昌講授《古代碑帖的分類與歷史價值》;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胡德生講授《明清家具的種類及特征》;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學術委員會委員朱賽紅講授《清宮典籍概要》;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學術委員會委員余輝講授《古人書畫作偽的手段和案例》以及《今人書畫作偽的手段和案例》;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丁孟講授《青銅回響 善藏為家——中國青銅器鑒定(上)》以及《青銅仿古 贗品識別——中國青銅器鑒定(下)》;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學術委員會委員呂成龍講授《中國古陶瓷鑒賞》;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胡國強講授《明永宣時期宮廷造像》以及《曲陽造像周期性變化規律》;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學術委員會委員羅文華講授《藏傳佛教文物》;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徐琳講授《中國古代玉器的鑒賞與鑒定》,以及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張麗講授《琺瑯工藝及其在宮廷的發展》。
授課教師施安昌先生
授課教師胡德生先生
授課教師朱賽虹女士
授課教師余輝先生
授課教師丁孟先生
授課教師呂成龍先生
授課教師胡國強先生
授課教師羅文華先生
授課教師徐琳女士
授課教師張麗女士
各位授課專家針對授課內容均精心準備講義,認真制作教學課件,將自己的研究精華與實踐心得毫無保留地與學員們分享。為了配合教學內容,精心挑選標本教具供學員鑒別真仿,學員學習熱情高漲,就相關問題展開交流討論,與授課教師互動,課堂氣氛活躍。
(3)現場教學
現場教學是理論課程的有效補充。培訓班約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在理論講解之后進行現場授課。呂成龍研究館員為學員講授故宮陶瓷館藏品,帶學員了解不同歷史時期宮廷陶瓷珍品在器形、紋飾、畫法以及光感等方面的特征,體會帝王喜好與文人詩句背后的故事,辨別不同時代的仿制特點;古陶瓷研究中心觀摩室專業人員引導學員參觀了包括五大名窯在內的300多個窯址出土,經歷代收集的標本殘片,同時,精心挑選出十件典型標本,讓學員在顯微鏡下觀察胎體與紋飾,把握不同窯址瓷器在平整度、細膩度等細微之處的區別。很多學員表示,觀摩真品對自身鑒定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特別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精美珍貴的故宮博物院瓷片標本,感到非常激動,亦特別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羅文華研究館員為學員講解中正殿藏傳佛教文物,帶學員感受最高制作水平的佛教造像,在選材、打磨、配飾以及后期加工等方面的精細之處。體會尼泊爾與印度造像技術對于西藏日喀則地區造像風格的影響。此外,培訓班還組織國家博物館玉石器、青銅器、佛教造像展廳等處的現場教學。
在培訓期間,恰逢故宮博物院舉辦“石渠寶笈特展”。考慮到此次展覽有助于學員深入學習和了解書畫類文物的特性與傳承脈絡,教學管理組組織并帶領學員參觀了此次展覽。并邀請書畫部專家全程為學員講解。
此外,學員還實地探訪了我院文??萍疾繒嬔b裱與修復現場,對文物的制作工藝和保護流程有進一步認知。
(4)結業儀式
9月23日上午,培訓班結業儀式在建福宮敬勝齋舉行。故宮博物院宋紀蓉副院長、國家文物局督查司劉銘威司長、國家文物局督查司安全管理處處長劉大明、授課專家代表施安昌、故宮博物院科研處宋玲平處長等出席,培訓班所有學員及教學管理組成員參加。國家文物局督查司安全管理處處長劉大明主持儀式。
結業式上,故宮博物院科研處業務培訓科科長陳瑞從培訓內容、授課教師與培訓學員以及教學管理等三個方面作了培訓班總結報告。來自江西省景德鎮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的江建強作為學員代表發言,認真總結了半個月來的學習體會和心得,深感不虛此行。他說,培訓期間學員們收獲的不僅僅是專家學者傳遞的知識、技巧、經驗,更為文物工作者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感所感動。每一堂課都令學員內心震撼,對每一件文物都肅然起敬。作為文物安全執法人員,一定會帶著這份使命感和熱愛,扎實工作、不斷積累,學以致用,為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之后,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施安昌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他叮囑學員,故宮學院為培訓班整理印制的培訓材料,凝聚著多位專家學者的精心構思和經驗總結,也與學員的實際工作密切相關。希望大家能夠活學活用,勤于思考,勤于求索。學員們在現場教學中所見的各類文物,多有圖集、圖錄出版,今后仍可查閱、欣賞,以獲得更為生動和清晰的印象,對于分辨精美與粗劣、真品與偽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接下來,故宮博物院宋紀蓉副院長講話。她首先代表故宮博物院,向順利完成本次培訓任務的學員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國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各位授課教師的傾心講授,以及教學管理組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謝。宋紀蓉副院長簡要回顧了故宮學院成立的初衷和發展概況,她希望各位學員繼續關注故宮博物院和故宮學院的發展,也希望更多的學員走進故宮學院,共同學習、提高學識。故宮博物院將繼續為中國博物館人才培養貢獻力量,將會有更多的故宮專家學者走上講臺、奉獻研究成果。希望各位學員在各自工作崗位上,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工作實踐當中,以此次培訓為新起點,繼續努力、取得更大的進步。
最后,領導與專家為學員們頒發了結業證書,為此期培訓班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黃斐/文 金悅平 冷含章 張涵 黃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