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至22日,國際培訓中心2018年秋季培訓班在福建博物院成功舉辦。這是培訓中心首次在北京以外的中國城市舉辦培訓班。至此,培訓中心已經成功舉辦11期常規培訓班。
國際博協培訓中心在博物館領域建立了良好的聲譽,其影響力和輻射范圍不斷擴大。本期招收31名學員,包括來自國內9省市不同機構的15名中國學員和來自亞非歐拉的16名國際學員。其中,來自海地和摩洛哥的3名學員為其所在國首次參與培訓的人員。截至目前,培訓中心的培訓范圍已擴展至世界五大洲72個國家。
圍繞本期培訓主題“博物館宣傳推廣:提升相關性與吸引力”,7位中外專家分別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從博物館品牌建設、市場營銷、公共關系和吸引新觀眾的策略等專題展開課程。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從國內政策法規、行業監管、業務規范和宣傳推廣等方面,詳細介紹了中國博物館的發展現狀。故宮學院院長、國際博協培訓中心主任宋紀蓉講述了故宮文物醫院的建立與發展,包括文物醫院的發展基礎、科學構建、故宮文物的預防科學以及文物醫院的發展現狀。福建博物院院長吳志躍分享了社會發展中許多創新發展的實例,認為創新引領博物館發展,博物館應在展覽策劃、服務品牌、產業發展和管理模式四方面加強創新。
巴西文化機構咨詢顧問路易斯·馬塞羅·門德斯探討了博物館品牌推廣的新形態,鼓勵學員通過實地考察、調查研究和數據分析等方式,真正認識到博物館的優勢與不足、潛在觀眾群體和未來發展趨勢。西班牙熔巖工作室聯合創始人塞西莉亞·馬丁以千禧一代思維模式為切入點,指出博物館要了解觀眾的喜好與需求,并在社交媒體上創造熱門換話題來吸引不同受眾。法國羽文化創始人張羽結合自己豐富的實踐經歷,分享了她在博物館宣傳推廣、經費運營、道德規范、展覽交流方面的獨到見解。
結業儀式頒發證書
故宮學院院長宋紀蓉授課
福建博物院院長吳志躍授課
法國羽文化創始人張羽授課
巴西文化機構咨詢顧問路易斯·馬塞羅·門德斯授課
西班牙熔巖工作室聯合創始人塞西莉亞·馬丁授課
課堂精彩瞬間
“展示匯報”環節
加拿大專家克勞德·福貝爾指導藏品閱讀課程
藏品閱讀課程上學員認真觀察藏品并講述藏品背后的故事
學員采訪路人做調查問卷
參觀當地博物院
專家和學員觀看福建地方戲曲演出
學員體驗木偶戲表演
本期培訓班依舊延續了“展示匯報”環節。培訓前,學員按要求制作幻燈片,簡要介紹自己所服務的博物館,該博物館當前面臨的一個宣傳推廣方面的問題,以及解決此問題的重要性。這個環節由一名中國學員和一名國際學員共同主持,學員按順序上臺發言。課程目的是讓學員們通過展示匯報的方式,掌握向觀眾講好故事的方法,同時增進學員之間的相互了解。
“藏品閱讀”一直是培訓班的經典課程之一,由加拿大專家克勞德·福貝爾授課指導。本期課程中選用的6件藏品均為福建博物院收藏的珍貴文物。學員們根據所選文物,分組閱讀藏品信息,研究該藏品的年代、材質、功能,進行小組討論,最后通過生動形象的形式為大家演繹藏品“故事”,讓不會說話的文物都活了起來。
本次培訓還開展了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與課堂內容緊密結合。巴西專家路易斯將學員分為兩組,一組在福建博物院內以普通觀眾視角參觀,拍攝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另一組則在福建博物院周圍社區,隨機采訪路人,完成100份調查問卷。這項活動是希望學員能夠直接與觀眾對話,從而了解觀眾的真實需求和博物館的現存問題。除了常規課程,專家和學員們還參觀了福建博物院和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觀看福建地方戲曲演出,赴湄洲島實地學習,在了解中國博物館的同時,也充分體驗當地傳統文化。
此次培訓班的成功舉辦,得益于故宮博物院、國際博協、國際博協中國國家委員會和福建博物院的共同協作。今后,培訓中心將繼續開展豐富實用的主題課程,為博物館同仁搭建良好的國際交流平臺,提供博物館領域最前沿的知識和信息,促進世界范圍內尤其是亞太地區各國博物館的蓬勃發展。
(文/楊婉麗 圖/陳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