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在更多地區推廣、宣傳故宮文化,使北京以外的公眾深入了解故宮文化內涵,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故宮博物院與秦皇島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版權)局自2013年起簽訂協議,每月于秦皇島市舉辦一期“故宮大講堂”公益活動,以內容豐富的文化講座及形式活潑的教育項目豐富秦皇島市民的文化生活。
1月20日,第55期“故宮大講堂”由宣教部談瑤主講,3名工作人員協同舉辦“八旗娃娃放肆萌”主題教育活動。該活動結合故宮藏品向觀眾介紹清代八旗制度的相關知識,包括制度的內容、代表八旗的顏色等。結合八旗制度介紹故宮的清宮武備收藏。同時,組織現場觀眾動手制作“八旗娃娃”布藝貼畫。
2月24日,第56期“故宮大講堂”由宣教部韓藝林主講,3名工作人員協同舉辦“最好的‘皇’金”主題教育活動。該活動以故宮藏品“金甌永固杯”為線索,生動介紹了故宮館藏金器的制作工藝及文化內涵,并組織現場觀眾動手制作“金甌永固杯”裝飾畫。
3月17日,第57期“故宮大講堂”由宣教部董蕾主講,3名工作人員協同舉辦“故宮里的遂心如意”主題教育活動。活動通過豐富的故宮藏品資料及活潑的折紙人偶互動教具向觀眾介紹清代宮廷服飾的分類、穿著場合、樣式等文化知識。
4月20日,第58期“故宮大講堂”由宣教部劉翠主講,3名工作人員協同舉辦“朝珠DIY”教育活動,該活動結合故宮藏品,向觀眾介紹朝珠的概念、種類、佩戴人群、場合與方式,并以東珠朝珠為例向觀眾介紹一盤朝珠的珠子數量、組成部分及文化內涵。活動環節由工作人員組織現場觀眾動手穿制一盤朝珠。
5月25日,第59期“故宮大講堂”繼續由宣教部姜琪鵬主講,1名工作人員協同舉辦“小議乾隆”主題知識講座。主講人以乾隆皇帝的生平為切入點,以史實為依據,從人們平時關注不多的細微之處入手,以另一種眼光站在世界史的角度和上下五千年的維度向大家呈現一位您不知道的乾隆皇帝。本講座觀點獨特,古今結合,讓您在愉悅的聆聽中得到新的啟迪和收獲。
6月23日,第60期“故宮大講堂”由宣傳教育部周煒文主講,3名工作人員協同舉辦“屋檐下的繽紛彩畫”主題教育活動。該活動結合故宮中彩畫的樣例,講解彩畫是什么,有何作用和主要特點。具體解析5大類主要彩畫的構圖方式、內容題材、分類、分布等內容。同時,工作人員結合課程內容,組織現場觀眾繪制彩畫熱縮片。
7月25日,第61期“故宮大講堂”由宣教部劉翠主講,3名工作人員協同舉辦“清代宮廷戲”主題教育活動。活動介紹了清代皇室看戲的時間、場合及演戲的盛況,并組織現場觀眾動手繪制京劇人物臉譜。
8月26日,第62期“故宮大講堂”由宣教部李合龍主講,3名工作人員協同舉辦“宮中好乘涼”主題教育活動。活動與季節時令結合緊密,介紹了清代皇家消夏納涼的方式及相關文物,同時組織現場觀眾動手繪制花草團扇。
9月26日,第63期“故宮大講堂”由宣教部郭曉婷主講,3名工作人員協同,再度舉辦廣受當地觀眾歡迎的熱門教育活動“八旗娃娃放肆萌”。
11月1日,第64期“故宮大講堂”由宣教部姜琪鵬主講,1名工作人員協同舉辦“紫禁城的門”主題講座活動。活動紫禁城中各種類型、各種規格、各種等級的門為切入點,結合皇宮大門特有的名稱和牌匾以及相關的附屬設施,為聽眾講述故宮一座座壯麗大門背后的古建筑知識和有趣的歷史故事,讓聽眾在愉悅的笑聲的中收獲到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
11月24日,第65期“故宮大講堂”由宣教部闞紅敏主講,3名工作人員協同舉辦“宮廷里的遂心如意”主題教育活動。活動結合故宮藏品向觀眾介紹什么是“如意”及其基本形制、由來與發展歷程。展示清宮如意多元的材質與工藝,介紹如意在清宮的使用情況。介紹與如意有關的吉祥紋飾及文化內涵。同時,組織現場觀眾親自動手,仿制一柄手工如意。
12月23日,第66期“故宮大講堂”由宣教部談瑤主講,3名工作人員協同舉辦“太和殿上的小精靈”主題教育活動。該活動通過生動有趣的識圖、扮演游戲,結合故宮古建筑結構,介紹太和殿屋檐上脊獸的名稱、作用以及象征意義。
“故宮大講堂”第55期“八旗娃娃放肆萌”
“故宮大講堂”第56期“最好的‘皇’金”
“故宮大講堂”第57期“清朝皇家服飾”
“故宮大講堂”第58期“朝珠DIY ”
“故宮大講堂”第59期“小議乾隆”
“故宮大講堂”第60期“屋檐下的繽紛彩畫”
“故宮大講堂”第61期“清代宮廷戲”
“故宮大講堂”第62期“宮中好乘涼”
“故宮大講堂”第63期“八旗娃娃放肆萌”
“故宮大講堂”第64期“紫禁城的門”
“故宮大講堂”第65期“宮廷里的遂心如意”
“故宮大講堂”第66期“太和殿上的小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