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故宮講壇走進重慶”第6講由故宮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館員徐琳作題為“中國古代玉器的鑒賞與收藏”的專題講座。主講人為聽眾梳理了玉器鑒定的基本知識,通過精美圖片展示了故宮及其他博物館的玉器精品,辨析了主講人在各地玉器市場看到的假玉及造假手段。
4月27日,“故宮講壇走進重慶”第7講由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祖莪作題為“走進中國傳統書畫”的專題講座。主講人為聽眾介紹了中國古書畫臨摹技藝的產生與發展。臨摹是傳統中國畫學習的入門途徑,也是進入傳統繪畫境界的最有效方式。主講人分享了自己在英國進行現場臨摹演示的視頻以及書畫作品。
5月17日,“故宮講壇走進重慶”第8講由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李文儒作題為“博物館熱與博物館熱點問題”的專題講座。“2019國際博物館日暨重慶第十屆文化遺產宣傳月”啟動儀式在忠縣舉辦。主講人圍繞博物館日的主題展開,以故宮博物院為例,分享了博物館現代化建設與文化形態轉型的歷史與經驗。
6月15日,“故宮講壇走進重慶”第9講由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副研究館員宋永吉作題為“中國傳統家具與傳統文化”的專題講座。中國古代家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們不僅可以從中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工藝特征,還能了解社會的意識形態及人們的審美趨向。主講人結合照片為聽眾細致講述了明清家具的特色與區別,讓聽眾對皇家家具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9月21日,“故宮講壇走進重慶”第10講由故宮學研究所研究館員王軍作題為“‘規天矩地'與中國古代建筑設計”的專題講座。主講人為聽眾講解了規矩方圓之道與先人測定時間與空間的基本方法。從古人對時空的測算,到天文與人文的對應,再到中國古代建筑的設計體系、城市的布局與規劃,讓聽眾感受到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傳承之源遠流長。
10月26日,“故宮講壇走進重慶”第11講由故宮博物院研究室研究館員余輝作題為“古今書畫作偽揭秘”的專題講座。當今書畫造假形成了鮮明的團伙性和地域性。如何辨識它們,則必須根據不同的類型進行可行的科學檢測和分析判斷。主講人結合具體案例,為大家詳細闡述了書畫作偽的手段與方法。
11月30日,“故宮講壇走進重慶”第12講由故宮博物院明清宮廷制作技藝研究所副所長于富春作題為“震古爍今的紫砂器——皇家御藏與宜興紫砂的鑒賞”的專題講座。主講人以明清宮廷舊藏紫砂器為例,講述飲茶之風帶動茶具的演變以及文人畫家品茗鑒壺的社會風尚。
故宮講壇走進重慶第6講主講人徐琳女士
故宮講壇走進重慶第7講主講人祖莪女士
故宮講壇走進重慶第8講主講人李文儒先生
故宮講壇走進重慶第9講主講人宋永吉先生
故宮講壇走進重慶第10講主講人王軍先生
故宮講壇走進重慶第11講主講人余輝先生
故宮講壇走進重慶第12講主講人于富春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