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故宮講壇走進開封”第5講由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研究館員任萬平作題為“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的專題講座。主講人結合故宮特展,將展廳與文物以精美的照片呈現,深入淺出地為聽眾講解了展覽背后的歷史文化內涵與傳統習俗淵源,讓聽眾感受到濃郁的清代皇家過年的年味。
3月23日,“故宮講壇走進開封”第6講由故宮博物院宮廷部研究館員嚴勇作題為“清代宮廷服飾制度及其文化內涵”的專題講座。隨著清宮電視劇的熱播,人們對清代宮廷服飾的好奇也與日俱增。主講人結合大量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為聽眾詳細講授了清代宮廷服飾的制作工藝與文化內涵。
4月13日,“故宮講壇走進開封”第7講由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館員王中旭作題為“獨步千載、眾星孤月:《千里江山圖》解讀”的專題講座。主講人作為2016-2017年故宮博物院“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的策展人,為聽眾講解了舉辦此次特展的意義,并介紹了《千里江山圖》的鑒藏情況,對比了清代宮廷畫家的仿作,更凸顯出《千里江山圖》的藝術高度與不可復制性。
6月29日,“故宮講壇走進開封”第8講由故宮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館員馮小琦作題為“明代顏色釉瓷器的發展與鑒定”的專題講座。明代景德鎮窯在元代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發展。御窯廠的建立,促進瓷器創燒品種不斷增加。主講人講授了明以前顏色釉的發展歷史及明代顏色釉(永樂、宣德顏色釉,明中期、晚期顏色釉)的特點及鑒定要領等問題。
9月7日,“故宮講壇走進開封”第9講由故宮博物院研究室研究館員余輝作題為“徽宗為什么要當皇帝畫家——告訴您所不知道的宋徽宗”的專題講座。作為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在政治上昏庸無能,在藝術上卻睿智過人。主講人將最新的研究成果與在座聽眾分享,讓聽眾了解到了為世人所不知的畫家皇帝宋徽宗以及他所努力創立的皇家審美繪畫觀念。
10月19日,“故宮講壇走進開封”第10講由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李季作題為“故宮與故宮博物院”的學術專題講座。主講人通過講述古建筑維修、藏品保管與展示、學術科研、數字技術、公眾服務、兩岸故宮關系、與世界各國博物館的交流與合作等,讓聽眾不僅可以欣賞領悟到一個歷史悠久的故宮,更能從中發現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的故宮博物院。
11月16日,“故宮講壇走進開封”第11講由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陳麗華作題為“中國金屬胎琺瑯器鑒賞”的學術專題講座。金屬胎琺瑯工藝在中國有著六百余年的歷史。主講人以故宮藏品為例,主要講授琺瑯器的起源、發展與中國化以及琺瑯器的市場現狀與工藝傳承等問題。
故宮講壇走進開封第5講主講人任萬平女士
故宮講壇走進開封第6講主講人嚴勇先生
故宮講壇走進開封第7講主講人王中旭先生
故宮講壇走進開封第8講主講人馮小琦女士
故宮講壇走進開封第9講主講人余輝先生
故宮講壇走進開封第10講主講人李季先生
故宮講壇走進開封第11主講人陳麗華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