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在更多地區推廣、宣傳故宮文化,使北京以外的公眾深入了解故宮文化內涵,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故宮博物院與秦皇島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版權)局自2013年起簽訂協議,每月于秦皇島市舉辦一期“故宮大講堂”公益活動,以內容豐富的文化講座及形式活潑的教育項目豐富秦皇島市民的文化生活。
1月23日,第67期“故宮大講堂”由宣教部張介鳴主講,3名工作人員協同舉辦“木版年畫”主題教育活動。該活動結合故宮藏品,向觀眾介紹中國傳統過年的習俗,介紹年畫的發展過程、內容門類,通過動手參與活動體驗木版印刷技術,感受喜慶節日氣氛。
3月1日,第68期“故宮大講堂”由宣教部周煒文主講,3名工作人員協同舉辦活動“數九消寒”主題教育活動。“數九消寒”課程中,老師將介紹冬至節氣的相關知識,講解冬季“數九”的歷史緣由并帶領學生認識不同式樣的消寒圖。同時,學生也可以親自動手描繪一幅獨具個性的消寒圖。
3月4日,第69期“故宮大講堂”由宣教部姜琪鵬、王鑫淼開啟了“探秘紫禁城”系列講座,本期的主題是“探秘乾清門廣場、探秘乾清宮”。兩位主講人以生動活潑的語言講述了紫禁城外朝與內廷的分界線——乾清門廣場及內廷最重要的宮殿——乾清宮的歷史故事。
4月24日,第70期“故宮大講堂”由宣教部孫曉曄、王可心講授“探秘午門、探秘太和殿”主題講座。兩位主講人以大量生動翔實的圖片和歷史資料介紹了紫禁城的正大門——午門和宮中最等級最高的宮殿——養心殿。
5月25日,第71期“故宮大講堂”繼續由宣教部梁爽主講,3名工作人員協同舉辦“康熙與西學”主題教育活動。結合故宮藏品向觀眾介紹清朝康熙年間西學引入宮廷以及皇帝學習西方科學的相關情況。同時,結合課程引導學生制作望遠鏡或萬花筒。
6月22日,第72期“故宮大講堂”由宣傳教育部姜倩倩、李穎翀進行“探秘武英殿、探秘文華殿”主題講座。文華殿和武英殿位于紫禁城外朝兩翼,文在東,武在西,遙遙相對。兩位主講人以獨特的方式,將這兩座性質相似、卻地位懸殊的宮殿的故事,向觀眾娓娓道來。
7月26日,第73期“故宮大講堂”由宣教部李合龍主講,3名工作人員協同舉辦“宮中好乘涼”主題教育活動。活動根據文獻、檔案及館藏文物,介紹明清兩朝宮廷消暑妙招,包括皇室用冰、夏季服裝、乘涼用具、建筑特點等內容,并指導學生制作手搖小風扇。
8月30日,第74期“故宮大講堂”由宣教部陳曦主講,3名工作人員協同舉辦“日影計時的奧秘”主題教育活動。活動通過觀察、實驗、對比等方法,引導學生認識、學習中國傳統計時工具——日晷的名稱、種類與使用方法。并通過觀察、使用日晷,掌握日影計時法。同時,聯系現實生活,進一步理解日影計時法的基本原理及古代計時單位與當代計時單位的換算關系。
9月21日,第75期“故宮大講堂”繼續由宣教部董蕾主講,3名工作人員協同舉辦“太和殿上的小精靈”題教育活動。活動結合故宮古建筑結構,介紹太和殿屋檐上脊獸的名稱、作用以及象征意義。并通過生動活潑的游戲讓現場觀眾在互動中熟悉并掌握脊獸的相關知識。
10月18日,第76期“故宮大講堂”由宣教部邀請宮廷部趙麗紅研究員舉辦“澤古怡情——清代宮廷用硯與鑒藏”主題講座,1名工作人員陪同。主講人重點講述清代宮廷造辦處所制御用硯以及地方織造等按宮廷樣式承辦進貢的情況,并分別對宮廷用硯的制作流程進行梳理和解析。
11月27日,第77期“故宮大講堂”由宣教部周煒文主講,1名工作人員協同舉辦“紫禁城里的皇后宮”主題講座。講座以“皇后宮”為切入點,從建筑形制、民族文化、歷史故事等方面生動介紹了坤寧宮這座紫禁城中極具滿族特色的宮殿。
“故宮大講堂”第67期“木版年畫”
“故宮大講堂”第68期“數九消寒”
“故宮大講堂”第69期“探秘乾清門廣場”
“故宮大講堂”第70期 “探秘午門”
“故宮大講堂”第71期“康熙與西學”
“故宮大講堂”第72期“探秘武英殿”
“故宮大講堂”第73期“宮中好乘涼”
“故宮大講堂”第74期“日晷計時的奧秘”
“故宮大講堂”第75期“太和殿上的小精靈”
“故宮大講堂”第76期“清代宮廷用硯與鑒藏”
“故宮大講堂”第77期“紫禁城里的皇后宮”
“故宮大講堂”第78期“紫禁城的雕梁畫棟--故宮建筑及彩畫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