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落實故宮博物院與海南省人民政府簽署的合作框架協議,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為提升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管理人員與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水平,受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委托,自2017年5月19日至5月27日,由故宮博物院故宮學院舉辦了“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管理人員培訓班”。本期培訓班是為踐行雙方合作框架協議所舉辦的針對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工作人員基本技能和管理能力的第一期培訓班,課程內容皆是為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量身設計,重點關注博物館藏品保管、社會教育、文創經營及展廳管理等方面的實際問題。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管理人員培訓班合影
培訓班歷時10天,邀請到故宮博物院單霽翔院長,王亞民常務副院長,以及宋紀蓉副院長,為培訓班學員進行3個半天的理論授課,共計9學時,內容涵蓋了博物館管理、博物館文物保護體系建設、故宮文創事業的發展等等。這對來自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的24位學員來說,是一次難能可貴的學習與交流機會。除此以外,本期培訓班針對學員入職較晚、實踐經驗較為欠缺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安排了12學時的現場教學與參觀,以及27學時的對口部門交流和跟班學習。來自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辦公室、文創信息部、考古部、征集部、公共服務部等8個部門的24名行政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干,參加了理論學習、實地考察和跟班學習等課程,圓滿完成了既定的教學目標,與我院各職能部門建立起廣泛的聯系。
一、開班儀式
2017年5月19日上午,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管理人員培訓班開班儀式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敬勝齋舉行。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王亞民先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宋紀蓉女士,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副館長章佩嵐女士,以及培訓班24名學員和教學管理組成員出席開班儀式。開班儀式由故宮博物院科研處處長宋玲平女士主持。
開班儀式伊始,由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宋紀蓉女士致辭。宋紀蓉副院長首先代表故宮博物院向出席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管理人員培訓班的各位領導和學員表示衷心的歡迎和感謝。宋紀蓉女士在致辭中強調了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的建館在南海地區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回顧了故宮博物院與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積極開展合作交流的歷程與重要節點, 并介紹了故宮學院為此次培訓班的順利開展所做的一系列課程安排,期望通過此次培訓班的學習和交流,加深友誼,幫助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成為海上絲路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隨后,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副館長章佩嵐女士講話。章佩嵐副館長首先對故宮博物院為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的年輕學員們提供這次學習機會表示感謝,她對本次培訓課程的舉辦和課程設置表示高度贊譽。她在講話中強調了新館、新人與傳承千年的古老文化應當相互提升,鼓勵學員通過此次學習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業務能力。最后,章佩嵐副館長向對此次培訓班高度重視并付出辛勤努力的領導和工作人員表示了感謝,希望學員能夠通過此次培訓充分感受到故宮博物院所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體味其厚重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積極與專家和同行進行交流,將所學應用于今后的工作之中。
開班儀式結束后,與會領導和專家與24名學員在建福宮敬勝齋前合影留念。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宋紀蓉女士致辭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副館長章佩嵐女士講話
開班儀式現場
二、專題授課
本期培訓班安排專題授課課程3節,累計9學時。
首堂課由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研究館員王亞民先生講授,題目為“繼承、創新與發展——以故宮博物院文創為例”。王亞民先生為學員梳理了故宮擁有的四大寶藏,即故宮的建筑、收藏、文化和觀眾。故宮擁有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宮殿建筑群,收藏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物,這些建筑和文物承載著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吸引了來自國內外年均過千萬的觀眾。這些寶藏需要在“活”起來的理論指引下,找到適當的發展方向,故宮文創堅持理念創新、研發創新、經營創新、推廣創新的全方位創新,堅持以服務社會為目的,為展示、傳播中華文化風采作出了積極的努力。最后,王亞民先生為學員展示了截至目前,故宮文創的豐富成果。
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王亞民先生授課
授課現場
第二課由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研究館員宋紀蓉女士做題為“故宮文物醫院”的學術講座。宋紀蓉女士系統闡述了“文物醫院”的理念,以眾多的文物保護修復的案例為發端,從文物醫院的基礎、文物醫院的構建、故宮文物的預防科學和當今的文物醫院等四個方面詮釋故宮博物院如何結合自身特點構建故宮文物醫院。宋紀蓉女士最后強調,建設符合自身特點的文物醫院,少不了對專業人才的培養,還要有站在巨人肩膀上發展自己的決心和毅力,積極參與國際的交流和互動,海納百川、取長補短,不斷學習,為我所用。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宋紀蓉女士授課
授課現場
第三課由故宮博物院院長、研究館員單霽翔先生做題為“故宮的世界 世界的故宮——走進人們社會生活的故宮博物院”的學術講座。單霽翔先生以“故宮跑”為引子,指引學員走進故宮博物院,了解故宮博物院近年來為使故宮博物院真正地走進人們社會生活所做出的各項舉措。如開展“平安故宮”、“學術故宮”等多項工程,逐步擴大開放面積,不斷改善人文環境,全面提升故宮的世界影響力等;從故宮的館藏、陳列、宣傳、教育和文創等方面,全方位的介紹了故宮博物院的發展歷程和未來展望。一張張圖片拼湊成故宮博物院的地圖,使學員直觀地感受到作為一名博物館工作人員和管理者肩負的責任。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先生授課
單霽翔先生與學員合影
所有的專題授課,專家們均精心準備了課件,不拘泥于專業范圍,結合博物館工作實際,綱舉目張,對各自主題下的脈絡進行深入的梳理、歸納和總結。學員們認真聽取課程,做好筆記,在課上和課下積極向專家請教,學員間的交流也時常迸發出思想的火花。
三、現場教學
本次培訓班根據理論授課內容,安排學員在故宮博物院內進行相應的現場教學,共3學時,以便使學員對故宮博物院的歷史概況和開放情況有感性的認識。為此,培訓班邀請宣傳教育部專業講解員為學員進行現場講解。時值5月下旬,天氣悶熱,現場觀眾眾多,學員們在教學期間認真聽取講解老師的講授,觀察博物院開放區的管理情況,相互討論、交流,雖只有短短半日,也均感收獲良多。不少學員表示,現場教學課程不僅使他們增添了故宮歷史文化知識,還從現場的行走中發現許多與自身工作相關的設施和管理方法,可以在接下來的跟班學習中詳細交流,可謂收獲頗豐。
現場教學:參觀紫禁城中軸線
宣教部講解員講授紫禁城建筑歷史
四、對口部門交流和跟班學習
本次培訓班學員來自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8個具體職能部門,為了能夠切實提高學員在實際工作中的專業技能和業務能力,本次培訓班在開班第一天即安排學員進入故宮博物院12個對口部門進行交流,并在之后的培訓課程中安排跟班學習,累計27學時。每一名學員都親身參與了故宮博物院各職能部門的實際工作,無論是開放管理處每日的展廳管理、開門、封門,還是文物管理處的文物賬目管理,還是器物部的陳列展覽內容策劃等。故宮博物院的對口部門根據部門自身業務性質和實際情況,有的安排專人指導學員,有的安排學員在部門內各組間輪轉,還有的直接請學員參與到項目的籌備過程中,使其在實踐中獲得真知。
培訓期間,學員的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態度積極認真。勤于思考,勤于求索,勤于交流,與故宮博物院各部門職工建立了很深的友誼,取得了很好的培訓效果。
學員跟班學習
五、結業儀式
本期培訓班結業儀式于7月24日下午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敬勝齋舉行。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宋紀蓉女士、故宮博物院科研處處長宋玲平女士、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文創信息部主任朱磊女士、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公共服務部主任王雅麗女士,以及24名學員和教學管理組成員出席了結業儀式,結業儀式由故宮博物院科研處處長宋玲平女士主持。
結業儀式上,故宮博物院科研處業務培訓科趙晨從培訓內容、授課教師、培訓學員和教學管理等方面作了培訓班總結報告。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文創信息部仲蕾潔作為學員代表發言,認真總結了培訓期間的學習體會和收獲。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文創信息部主任朱磊女士對培訓班的授課情況進行了總結,并對本期培訓班的工作人員表達了感謝,對參加培訓的學員在未來的工作如何實踐提出了要求和希望。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宋紀蓉女士對培訓班學員能夠順利結業表示祝賀,希望各位學員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思考,找到并踐行自己的工作目標。
最后,領導與專家為24名學員頒發了結業證書。
南海博物館朱磊女士講話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宋紀蓉女士講話
與會領導和專家為學員授予結業證書
六、教學管理
為確保此次培訓班的成功舉辦,故宮博物院和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的領導非常重視并大力支持。在培訓班開班前,教學管理組為培訓班的籌劃進行了多次商議和討論,調整課程方案,確定日程安排。故宮博物院的保衛處、院辦公室等16個部處積極配合培訓班的教學需求,為學員們提供進出門崗之便,開放工作場所并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為了保證學員在培訓期間有較為舒適的生活保障,教學管理組積極協調行政處等部門,為學員提供較好的用餐及生活保障。培訓班期間,為確保對口交流和跟班學習這一教學形式的順利開展,教學管理組與承擔對口交流的12個部門進行一一溝通,并全程進行培訓班的教學跟蹤管理,兢兢業業地做好教學服務工作。
本次培訓班得到了故宮博物院院辦、人事處、財務處、經營管理處、文物管理處、器物部、展覽部、資料信息部、圖書館、宣傳教育部、研究室(考古研究所)、保衛處、安全技術處、開放管理處、行政處和文創事業部等多個部門的配合和積極支持,為培訓班提供了教學場地、進出門崗的臨時胸卡、良好的后勤保障等便利條件,為學員安排了豐富、充實的現場教學以及對口交流和跟班教學等內容。在此一并致謝!
(文/趙晨 攝/張云天 王東 趙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