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班儀式
2019年5月7日下午,開班儀式暨首堂授課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敬勝齋舉行。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趙國英、科研處處長宋玲平以及圖書館研究館員春花老師出席開班儀式。趙國英副院長主持儀式,培訓班學員及教學管理組參加儀式。
![]() |
![]() |
單霽翔院長講話 |
開班儀式現場 |
之后,授課教師代表春花講話。回顧多年的教學工作,她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滿語教學規律,修訂了新版教材,使之更有利于母語非蒙語的學員學習。她結合自身學習滿語的經歷向學員介紹了滿語和蒙古語的一些共同點和學習方法,表示將盡己所能做好教學工作。開班儀式結束后,第一堂課正式開始。春花老師概括梳理了滿族歷史及滿文創建史的基本內容,課堂教學井然有序,學習氛圍濃厚。
培訓班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專業性強。由滿文教學領域經驗豐富的專家精心設計課程內容,以滿文的語音和基礎語法為重點內容進行授課。因學員人數眾多,采取分班授課的形式,力求系統、完整地傳授滿文語音語法的相關知識。滿文語音部分,著重講授了滿文字母的6個元音、19個輔音以及10個特殊字母的讀音及寫法,重點講述了滿文字母的拼讀規則和拼寫規律;語法部分著重介紹了滿文的基礎語法,包括滿文格助詞、滿文的“時”“態”“式”“體”等語法范疇,以及副動、動名、助動等動詞形式。課程涵蓋了滿文語音語法知識,為學員們接下來的滿文文獻檔案閱讀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主講人:春花
為擴展學術視野,教學管理組同授課教師共組織了三場滿文學術講座。第一講“清代滿蒙文詞典研究”,主講人春花從分類詞典(義序詞典)、音序詞典、形序詞典、無序詞典(收錄典籍詞語)、叢書式詞典等五個方面介紹了清代的滿蒙文詞典,從學術研究角度指點大家怎樣查閱清代的滿文和蒙文詞典。
第二講“滿語動詞的形態變化”,主講人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趙志強從滿語動詞的“時”“態”“式”“體”,以及副動、動名、助動等形式介紹了滿語動詞的形態變化。
第三講“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滿文檔案體系及其開發利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副研究館員徐莉分四個部分介紹了館藏滿文檔案體系、滿文檔案典藏、滿文檔案可利用成果和檔案利用的一些技巧。
![]() |
![]() |
主講人:趙志強 |
主講人:徐莉 |
三場講座各種側重,相互補充,通過答疑解惑,查漏補缺,拓展學術視野,為后續學習和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全面有效地對學員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培訓班實行日常簽到和現場筆試相結合的考核模式。最終有34位學員取得良好的成績,順利結業。
培訓考核現場
結業式上,科研處業務培訓科李珣澤從培訓內容、授課教師、培訓學員和教學管理等方面作了總結報告。教師代表春花回顧了培訓班的教學情況,表揚學員們能夠克服困難,兼顧工作與家庭。對任課助教提出感謝,特別是其傷病住院期間,助教洪曄、張玉雪和張杰能夠勇挑重擔,完成授課計劃,體現出第一期的培訓效果卓著,年輕學者成長起來,故宮的滿文研究后繼有人。
![]() |
![]() |
授課教師代表春花講話 |
為學員頒發證書 |
科研處處長宋玲平作總結發言。她講到,滿文史料對于清史研究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源。運用好這批材料,對研究工作在更廣、更深程度上的開展大有裨益。通過這次學習,看到學員們不僅打下了扎實的語言基礎,還開闊了學術視野,啟發了思路,學到了知識,提高了能力。培訓中,春花老師兢兢業業地為各位學員傳道、授業、解惑,甚至在摔傷后休假在家,仍然掛念著培訓班的教學,進行遠程指導,對此深表敬意并衷心感謝。希望學員能在本次培訓結束之后依然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將培訓所學與本部門的工作實際結合起來,學以致用,發揮我院豐富的文物資源優勢,攻堅克難,在學術研究中不斷突破,取得更大的成就。
最后,領導與專家為學員頒發了結業證書,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