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2022年新時代文物人才建設工程聯絡員培訓班
        國家文物局2022年新時代文物人才建設工程聯絡員培訓班
        時間:2022-09-17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和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精神,推動文物人才隊伍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做好文物人才工作的戰略謀劃、頂層設計和任務落實,由國家文物局主辦,故宮博物院(故宮學院)和蘇州博物館(故宮學院蘇州分院)共同承辦的“2022年新時代文物人才建設工程聯絡員培訓班”于9月4日至7日在蘇州舉行。


        9月5日上午,培訓班開班儀式在蘇州博物館舉行。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陸進,政策法規司一級巡視員陸瓊,科技教育司司長羅靜,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趙國英,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兼南京博物院黨委書記拾峰,蘇州市文廣旅局黨組書記、局長韓衛兵等出席開班儀式。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陸進發表講話。


        培訓班的35名學員來自全國22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文物人才行政管理部門和國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訓基地。培訓主題圍繞青年人才管理、科技人才政策和職業人才教育等,以專題授課、現場教學和分組討論等形式開展。授課教師來自國家文物局、科學技術部和教育部,課程聚焦新時代文物人才建設的理念、方法和實踐,借鑒科技人才的管理經驗,以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的完善激勵與引導文物人才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探索建立現代文物保護職業教育體系,推動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


        圖一:國家文物局2022年新時代文物人才建設工程聯絡員培訓班合影


        (一)做好文物青年人才儲備,抓住文物事業發展的未來

        國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長羅靜講授“文物青年人才管理工作初探”,分析我國文物人才的現狀以及做好文物青年人才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方法。


        現階段我國文物人才的短板具體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小馬拉大車”,文物人才總量嚴重不足。以不可移動文物的管理為例,目前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76.7萬余處,而文物系統從業人員僅有17.5萬人。初步估算,平均每人要管理4處以上不可移動文物。第二,人才特別是拔尖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短缺。全國文物領域17.5萬人中,專業技術人員只有5.4萬人,而高級職稱人員僅有1.1萬人。第三,“青黃不接”,后備人才培養乏力。一方面后備人才數量不夠,另一方面高校相關專業培養重點和文博機構用人需求存在脫節。第四,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尚待健全,尤其突出表現在人才的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等方面。


        青年是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創新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的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中指出,要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青年人才的文件,各級各類科研經費和科研資助體系也傾向于青年人才。然而,文物人才的現狀,尤其是青年文物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與文物管理和文物保護的龐大需求和較高要求不相匹配。因此,做好文物青年人才管理工作,為他們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搭建創業干事的平臺,在科研資源分配體系等方面做好設計,建立文物青年人才培養、使用、激勵和競爭的良好機制,顯得尤其重要。可以說,做好文物青年人才工作,就是牽住了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抓住了文物事業發展的未來。


        做好文物青年人才管理工作,首先要了解文物青年人才的特點。與其他行業的青年人才相比,文物青年人才在潛移默化中具有對事業更加忠誠、更具熱情的特點。但文物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要求其所具備的學科知識既廣且深,又要秉持格外謹慎的工作原則,客觀上文物青年人才又具有成長周期慢、成長通道窄的特點。針對文物青年人才的特點,對比其他行業和其他國家的做法,國家文物局首先要打破常規,選拔一批優秀青年人才,在科研項目、經費、培訓、師資以及國內外學術交流等方面予以立體化地重點支持。其次,要重構教育體系,改革學科布局,推動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共同建設,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和學術研究人才。第三,要推進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積極為人才松綁,賦予人才更大的技術路線決定權、經費支配權和資源調度權,著力“破四唯”,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機制。要用好用足政策紅利,用待遇吸引人,用感情凝聚人,用事業激勵人,同時對待青年人才還要允許失敗,寬容失敗。


        (二)借鑒科技人才政策體系和管理經驗,以他山之石攻玉

        科學技術部科學人才與科技普及司科技人才政策處處長高東岳講授“新時期科技人才工作”,重點解讀了新時期科技人才政策體系的內容和意義。


        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科技人才政策,初步形成了新時期科技人才政策體系。該體系包含“目標”、“供給”、“實踐”和“保障”四個類別?!澳繕恕奔纯萍既瞬耪叩膽鹇耘c規劃,在政策體系中起指導和引領的作用?!肮┙o”指科技人才的來源,即教育與培養、發現與遴選、開放與合作?!皩嵺`”是指促進科技人才發揮作用,也就是通過激勵與引導,創設機構與平臺,促進人才的使用和集聚。“保障”是科技人才發揮作用的條件,包括“管理與服務”、“學風與文化”和“人才安全”三個方向。


        圖二:新時期科技人才政策體系框架


        新時期科技人才政策體系注重以評價機制改革發揮科技活動“指揮棒”作用,以激勵機制改革釋放科技人才創新活力,以科技計劃管理改革促進科技人才在使用中成長,以科研機構改革優化科技人才成長發展事業平臺,以開放合作促進人才雙向交流和高水平人才引進,以科研誠信、科技倫理改革劃定科研活動邊界。由此,我國科技人才機制體制多個關鍵領域實現政策突破,人才創新活力得到激發,科技人才隊伍質量提升、創新效率提高,潛心研究、追求卓越、風清氣正的科技創新環境逐步形成。


        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對科技人才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明確了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思路、目標、途徑和重點任務,為科技人才政策的繼續完善指明了發展方向。文物人才與科技人才的范圍有交叉,也有不同??萍既瞬耪唧w系的不斷完善,對文物人才的管理與服務有諸多可借鑒之處。


        (三)構建文物保護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大國工匠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教學與質量處處長黃輝講授“貫徹新修訂職業教育法和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精神,推進文物保護領域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介紹了職業教育的發展和最新理念以及文物保護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職業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推出了一系列職業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2021年1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明確將職業本科納入現有學士學位工作體系。職業本科在培養定位上,以培養聯結研發環節和生產環節的高層次技能人才為主,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貫穿培養全過程,更加注重行業企業評價,突出技術技能的復合性。與普通本科相比,職業本科更強調實踐,淡化學科體系。


        2022年4月20日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打通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通道,有助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為職業教育體系的發展預留了空間。8月舉辦的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形成了對世界職業教育的五點共識,分別涉及職業教育的地位、功能、發展、多機構協同和對職業教育重視的呼吁。這些新舉措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凝聚了世界共識。


        圖三:文物保護職業教育體系


        在文物保護領域的職業教育中,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本??贫加邢嚓P專業。從地區分布來看,開設文物保護相關專業的院校集中在山東、四川、河南、山西和湖北等地。今后,各級文物部門要與教育部門協同研究行業需求,共同制定文物職業教育標準和教育規劃,參與教材開發和教學設計,同時深化數字賦能,提升文物相關的數字教育資源的教學交互與應用體驗,探索傳統師徒制和現代職業教育的融合,提高文物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共同為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


        (四)開展分組討論,交流文物人才工作經驗

        來自文物人才行政管理部門和國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訓基地的學員,積極開展分組討論,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并重點推介了北京市、山西省和陜西省三地文物人才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有益實踐。


        北京市文物局按照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和北京市委人才工作會議部署,落實國家文物局要求,研究制定了“四、三、二、一”具體貫徹措施,即重點推進“四類”人才(領軍人才、復合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集聚,聚力開展三項重點工程(京鼎工程、京博之星工程、京博匠師工程),認真落實兩項文件(《北京市文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實施辦法》和《北京市深化文物博物館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融合推出一項創舉(國際化人才培養),同時啟動了青年人才培養計劃。


        山西文物資源數量龐大,類型多樣,點多面廣。而基層文物保護人員總量不足,尤其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為了解決基層文物人才短缺的問題,2022年5月10日山西省文物局會同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委編辦等五部門聯合推出了“文物全科人才培養計劃”。該計劃歷時5年,山西大學通過高考公開招生,每年計劃招生120人,分為考古學和文物建筑兩個方向,免費培養,畢業后定向分配。培養方案與基層文物崗位的需求有效銜接。


        陜西省文物局推出“秦鼎工程”,該工程以建立健全學科專業門類齊全、年齡梯次搭配合理的文物人才隊伍為目標,以文物考古、科技保護、傳播利用、專業技能、綜合管理“五支隊伍”建設為抓手,以領軍人才、中青年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后備人才群體等多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夜天堂|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国产亚洲一卡2卡3卡4卡新区 | 国产亚洲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色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 456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kkk4444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 国产亚洲精AA在线观看SEE|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国色天香视频|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