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現大——清代王翬小品山水畫展”在延禧宮展出
“小中現大——清代王翬小品山水畫展”在延禧宮展出
2008-08-07
展覽地點:延禧宮古書畫研究中心展廳
展覽時間:2008年8月8日—11月8日
王翬,是清初與王時敏、王鑒、王原祁并稱“四王”的著名畫家。他師從王時敏、王鑒,習畫以摹古為基礎,一生創作了大量的仿古山水,其中包括眾多的扇面、冊頁等小品。這種或將前代名家原跡以“微縮”的形式臨摹在小幅畫頁中作為隨時研習的范本,或參以己意,再次創造的藝術形式,被譽為“小中現大”。而王翬從“二王”入手,上承董其昌繪畫理論的熏陶,不但將“小中現大”這種學習門徑作為自立門戶的手段和繪畫語言,而且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推動了師古之風,使其演變為清代山水畫壇風氣的主流,成為有清一代畫壇的中堅力量。
關注王翬的小品畫、關注“小中現大”的這種藝術形式,對于研究他藝術風格的形成、流變以及影響等方面,不失為一種新穎的視角。本次展覽以王翬創作的小品山水畫為主,涉及他在30歲至80余歲期間創作的扇面、冊頁作品50余件。展覽將其繪畫歷程分為四個階段,按時間為序進行展示,以期能夠厘清王翬在繪畫創作生涯中所歷經的各個階段。
展覽時間:2008年8月8日—11月8日
王翬,是清初與王時敏、王鑒、王原祁并稱“四王”的著名畫家。他師從王時敏、王鑒,習畫以摹古為基礎,一生創作了大量的仿古山水,其中包括眾多的扇面、冊頁等小品。這種或將前代名家原跡以“微縮”的形式臨摹在小幅畫頁中作為隨時研習的范本,或參以己意,再次創造的藝術形式,被譽為“小中現大”。而王翬從“二王”入手,上承董其昌繪畫理論的熏陶,不但將“小中現大”這種學習門徑作為自立門戶的手段和繪畫語言,而且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推動了師古之風,使其演變為清代山水畫壇風氣的主流,成為有清一代畫壇的中堅力量。
關注王翬的小品畫、關注“小中現大”的這種藝術形式,對于研究他藝術風格的形成、流變以及影響等方面,不失為一種新穎的視角。本次展覽以王翬創作的小品山水畫為主,涉及他在30歲至80余歲期間創作的扇面、冊頁作品50余件。展覽將其繪畫歷程分為四個階段,按時間為序進行展示,以期能夠厘清王翬在繪畫創作生涯中所歷經的各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