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7日,“故宮藏歷代書畫展”第六期于武英殿書畫館正式對外開展。
“故宮藏歷代書畫展”依托故宮博物院得天獨厚的藏品優勢,從數以萬計的書畫藏品中精選經典之作,力圖通過有限的展品,展示不同時代書畫的風格和特點,揭示出它們在中國書畫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展覽共分九期,本期為第二輪次的第六期,共展出書畫珍品67件,其中既有晉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個畫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基本上反映了中國古代書法與繪畫藝術發展的脈絡。
本期展出的10件晉唐宋元時期的書畫作品均為國寶珍品。東晉王獻之(傳)的《行書中秋帖卷》被乾隆皇帝譽為“三希”之一,可謂聲名顯赫。《草書上陽臺帖卷》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傳世的唯一書跡,而宋代李公麟的《臨韋偃牧放圖卷》在4米多的長卷上共繪制人一百四十余位、馬一千二百多匹,可謂洋洋大觀。《千里江山圖卷》是北宋畫家王希孟傳世的唯一作品,一向被視為宋代青綠山水中的代表作品。其他如北宋大文豪蘇軾的《行書治平帖卷》、宋徽宗趙佶的《雪江歸棹圖卷》、宋代揚無咎的《四梅圖卷》、元代趙孟頫的《行書三段卷》等皆為書畫史上的煌煌巨作。
展出的明代25件文物中,早期的不僅有沈度的《謙益齋銘頁》等“臺閣體”書法,也有戴進、林良等“浙派”、“院體”畫壇代表人物的繪畫作品。明中期周臣的《春山游騎圖軸》、文徵明的《湘君湘夫人圖軸》、祝允明的《三體雜書詩卷》、王寵的《行書五律軸》等也代表了當時的潮流。明晚期文人書畫集大成者董其昌的兩件書畫作品和“蘇松派”宋旭的《萬山秋色圖軸》、“武林畫派”藍瑛的《桃花漁隱圖軸》等也都是各自的代表作品。
清代書法展品中,既有清初書壇巨匠王鐸的作品,也有朱彝尊、劉墉、鄧石如、包世臣、楊沂孫、趙之謙等各個時期名家的傳世佳作。繪畫方面則涵蓋了“四王吳惲”、“四僧”中的弘仁、石濤、朱耷,“金陵八家”中的龔賢,“揚州八怪”中的鄭燮、李方膺等名家,以及冷枚的《梧桐雙兔圖軸》、郎世寧繪制的《弘歷觀畫圖軸》和閔貞、任熊的人物畫作品。
本次展覽為期2個月,將于2013年7月16日結束。展覽不單獨售票,觀眾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入院后可免費參觀。歡迎您前來品味中國傳統書畫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