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洋遺珍再聚首——“故宮博物院與上海博物館藏明清貿易瓷展”開幕
越洋遺珍再聚首——“故宮博物院與上海博物館藏明清貿易瓷展”開幕
2015-08-13
2015年8月6日,“故宮博物院與上海博物館藏明清貿易瓷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明清時期的外銷瓷器160余件,其中故宮博物院藏品49件。展覽新聞發布會暨開幕式于當日下午舉辦,故宮博物院婁瑋副院長與器物部呂成龍副主任受邀出席。
“故宮博物院與上海博物館藏明清貿易瓷展”緣起于兩館(院)于2014年在故宮博物院舉辦的“越洋遺珍——上海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明清貿易瓷展”。此次展覽除保留了經典的克拉克瓷、紋章瓷外,還增添了幾件工藝不同的軍持藏品。軍持是一種盛水器,為明末清初外銷東南亞地區的常見造型之一,它物美價廉,深受當地人的喜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件外形獨特的青花湯盆,器腹圓鼓而飽滿,器蓋如荷葉,抓手似葉蒂。這一有別于傳統的造型,顯然是為適應西方人的習慣及審美而燒制的器皿。不僅如此,觀眾們還可以在展覽中看到把杯、果籃、香薰等極富生活氣息的外銷瓷展品。
中國的瓷器自古以來就受到世界各國,尤其是皇室貴族的喜愛。隨著陶瓷業的日益繁榮,以及對外貿易通道的打通,“中國制造”的瓷器便翻山越嶺、遠渡重洋,源源不斷地銷往世界各地。這些瓷器有的是“成品出口”,有的則是“來樣訂燒”。而將這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瓷器重新聚集在故土,齊集一堂,可謂是場別具一格的展覽。
故宮博物院的陶瓷收藏和研究,以清代御窯瓷器及宋元明不同時期各大名窯的瓷器見長。明清外銷瓷的數量相對較少,主要來源于建國后的調撥、捐贈與文物征集。因此,圍繞外銷瓷舉辦專題展覽,對以研究宮廷文化為主的故宮博物院而言無疑一種拓展,也將更有利于收藏與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宏偉構想。在國際形勢不斷變化,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的今天,經濟發展需要各國間的協同合作,優勢互補。在這一思路的啟發下,兩館(院)推出了明清時期的外銷瓷展。這既是對曾經輝煌歷史的回顧,也是對當下文博事業的啟發。如同經濟的發展需要各國的共同努力,文博事業繁榮更有賴于博物館之間的交流協作,互學互鑒。惟有如此,才能推出更精彩、更豐富的展覽,才能更好地肩負起博物館傳承歷史,弘揚文化的使命與職責。
“故宮博物院與上海博物館藏明清貿易瓷展”緣起于兩館(院)于2014年在故宮博物院舉辦的“越洋遺珍——上海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明清貿易瓷展”。此次展覽除保留了經典的克拉克瓷、紋章瓷外,還增添了幾件工藝不同的軍持藏品。軍持是一種盛水器,為明末清初外銷東南亞地區的常見造型之一,它物美價廉,深受當地人的喜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件外形獨特的青花湯盆,器腹圓鼓而飽滿,器蓋如荷葉,抓手似葉蒂。這一有別于傳統的造型,顯然是為適應西方人的習慣及審美而燒制的器皿。不僅如此,觀眾們還可以在展覽中看到把杯、果籃、香薰等極富生活氣息的外銷瓷展品。
中國的瓷器自古以來就受到世界各國,尤其是皇室貴族的喜愛。隨著陶瓷業的日益繁榮,以及對外貿易通道的打通,“中國制造”的瓷器便翻山越嶺、遠渡重洋,源源不斷地銷往世界各地。這些瓷器有的是“成品出口”,有的則是“來樣訂燒”。而將這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瓷器重新聚集在故土,齊集一堂,可謂是場別具一格的展覽。
故宮博物院的陶瓷收藏和研究,以清代御窯瓷器及宋元明不同時期各大名窯的瓷器見長。明清外銷瓷的數量相對較少,主要來源于建國后的調撥、捐贈與文物征集。因此,圍繞外銷瓷舉辦專題展覽,對以研究宮廷文化為主的故宮博物院而言無疑一種拓展,也將更有利于收藏與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宏偉構想。在國際形勢不斷變化,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的今天,經濟發展需要各國間的協同合作,優勢互補。在這一思路的啟發下,兩館(院)推出了明清時期的外銷瓷展。這既是對曾經輝煌歷史的回顧,也是對當下文博事業的啟發。如同經濟的發展需要各國的共同努力,文博事業繁榮更有賴于博物館之間的交流協作,互學互鑒。惟有如此,才能推出更精彩、更豐富的展覽,才能更好地肩負起博物館傳承歷史,弘揚文化的使命與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