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九如——故宮博物院典藏如意展”廈門市博物館開幕
“天保九如——故宮博物院典藏如意展”廈門市博物館開幕
2015-11-05
2015年11月1日,“天保九如——故宮博物院典藏如意展”在廈門市博物館拉開帷幕。此次展覽共精選故宮珍藏如意99柄,分“玉石如意”、“竹木如意”、“金屬如意”、“三鑲如意”及“九九如意”五個單元,較為全面地展示清代如意的精華。這些如意工藝精湛,各有千秋,令人賞心悅目有些如意上還雕刻著御制詩文,彰顯著無尚的尊貴與榮耀。例如:一柄青玉填金的如意,其上刻《十全老人之寶說》:“十全記既成,因選和闐玉鐫‘十全老人之寶’并為說曰:十全本以紀武功,而十全老人之寶,則不啻此也……”。自號“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將他追求“十全”的愿望鐫刻于此,其對于如意的喜愛,由此可見一斑。
“癢癢撓”古稱為“爪杖”,是如意的早期形式。因其可以搔抓手所不及的背癢,如人之意,故曰“如意”。從一種世俗性的實用工具,到頗具象征性的高雅工藝品,如意歷經了漫長的發展演變過程,并逐漸被賦予驅邪避兇、祈福鑲安等美好寓意。及至有清一代,如意更是成為無上皇權與天家富貴的象征,宮室內寶座和案頭上,處處都少不了如意的身影。可謂是“處處座之旁,率陳如意常”。
? “天保九如”,語出《詩經?小雅?天保》:“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這既是祈佑上天的庇護,也是對君王的祝福。后人化用這一典故,以“天保九如”表達福壽綿長的美好祝愿。
近年來故宮博物院與廈門市密切合作,先后在廈門市博物館舉辦了“故宮御用金銀器展”(2011)、“清宮帝后印璽展”(2013年)以及“慈禧的瓷器展”(2014年)等。這些展覽從不同側面呈現了清代宮廷的歷史文化。此次的如意展既是對宮廷文化的詮釋,也是送給廣大觀眾的一份真摯祝福。
“癢癢撓”古稱為“爪杖”,是如意的早期形式。因其可以搔抓手所不及的背癢,如人之意,故曰“如意”。從一種世俗性的實用工具,到頗具象征性的高雅工藝品,如意歷經了漫長的發展演變過程,并逐漸被賦予驅邪避兇、祈福鑲安等美好寓意。及至有清一代,如意更是成為無上皇權與天家富貴的象征,宮室內寶座和案頭上,處處都少不了如意的身影。可謂是“處處座之旁,率陳如意常”。
? “天保九如”,語出《詩經?小雅?天保》:“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這既是祈佑上天的庇護,也是對君王的祝福。后人化用這一典故,以“天保九如”表達福壽綿長的美好祝愿。
近年來故宮博物院與廈門市密切合作,先后在廈門市博物館舉辦了“故宮御用金銀器展”(2011)、“清宮帝后印璽展”(2013年)以及“慈禧的瓷器展”(2014年)等。這些展覽從不同側面呈現了清代宮廷的歷史文化。此次的如意展既是對宮廷文化的詮釋,也是送給廣大觀眾的一份真摯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