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眼中的西洋科技展”在山東博物館開幕
“皇帝眼中的西洋科技展”在山東博物館開幕
2015-12-08
2015年12月1日,由故宮博物院與山東博物館、香港科學館合作舉辦的“皇帝眼中的西洋科技展”在山東博物館開幕。故宮博物院宋紀蓉副院長受邀出席了展覽開幕式并致辭。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李美嫦、山東省文物局局長謝治秀及副局長周曉波等出席開幕式。
該展覽曾于今年6月在香港科學館展出,并取得了很好反響。為了讓更多觀眾有機會欣賞到這一精彩展示,故宮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和香港科學館通力合作,再次舉辦這一展覽。展覽以“皇帝眼中的西洋科技”為主題,進一步調整了展出文物,并還原了展覽中曾大受好評的體驗互動環節。本次展覽共展出故宮博物院藏文物110件(套),分為天文儀器、數學用具、度量衡、醫學用具、武備器械、生活用具、鐘表及科技相關繪畫與書籍共八個部分進行展示。它們反映了清代在天文學、數學、醫學、地理測繪學、機械學和軍事科技等領域的認知與發展水平。這些儀器有的是經傳教士從歐洲攜帶、進獻宮廷,有的則是清宮造辦處設計、制作。它們既是歐洲前沿科技的體現,更是東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寫照。該展覽還開辟了專門的“體驗活動區”,精心設計了20余項與展覽相關的體驗活動,可以讓觀眾進一步了解、認識這些儀器的結構與用途,也令展覽更加妙趣橫生。
自明末清初傳教士踏入東土起,作為“敲門磚”的西方科技便隨之傳入國內,并日益受到上層社會的青睞。清代帝王更是對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康熙皇帝勤奮好學,并大力啟用湯若望、南懷仁等傳教士,在他的影響下,宮廷西洋科學呈現出繁榮的景象。到了乾隆時期,西洋科學的發展則逐步轉向藝術和生活領域。清晚期,以自行車、電影機等為代表的西方近代科技成果進入宮廷,成為宮廷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引領起當時社會的流行時尚。
近年來,故宮博物院與境內外博物館多有合作,舉辦了許多主題新穎、內容豐富的專題展覽。為了讓更多觀眾有機會欣賞到這些精彩展覽,故宮博物院正在積極推進境內外展覽的“聯動”。此次“皇帝眼中的西洋科技展”正是這種“聯動”的一次積極嘗試,希望能給廣大觀眾朋友們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讓精彩的文化活動和成果惠及更多民眾。
該展覽曾于今年6月在香港科學館展出,并取得了很好反響。為了讓更多觀眾有機會欣賞到這一精彩展示,故宮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和香港科學館通力合作,再次舉辦這一展覽。展覽以“皇帝眼中的西洋科技”為主題,進一步調整了展出文物,并還原了展覽中曾大受好評的體驗互動環節。本次展覽共展出故宮博物院藏文物110件(套),分為天文儀器、數學用具、度量衡、醫學用具、武備器械、生活用具、鐘表及科技相關繪畫與書籍共八個部分進行展示。它們反映了清代在天文學、數學、醫學、地理測繪學、機械學和軍事科技等領域的認知與發展水平。這些儀器有的是經傳教士從歐洲攜帶、進獻宮廷,有的則是清宮造辦處設計、制作。它們既是歐洲前沿科技的體現,更是東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寫照。該展覽還開辟了專門的“體驗活動區”,精心設計了20余項與展覽相關的體驗活動,可以讓觀眾進一步了解、認識這些儀器的結構與用途,也令展覽更加妙趣橫生。
自明末清初傳教士踏入東土起,作為“敲門磚”的西方科技便隨之傳入國內,并日益受到上層社會的青睞。清代帝王更是對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康熙皇帝勤奮好學,并大力啟用湯若望、南懷仁等傳教士,在他的影響下,宮廷西洋科學呈現出繁榮的景象。到了乾隆時期,西洋科學的發展則逐步轉向藝術和生活領域。清晚期,以自行車、電影機等為代表的西方近代科技成果進入宮廷,成為宮廷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引領起當時社會的流行時尚。
近年來,故宮博物院與境內外博物館多有合作,舉辦了許多主題新穎、內容豐富的專題展覽。為了讓更多觀眾有機會欣賞到這些精彩展覽,故宮博物院正在積極推進境內外展覽的“聯動”。此次“皇帝眼中的西洋科技展”正是這種“聯動”的一次積極嘗試,希望能給廣大觀眾朋友們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讓精彩的文化活動和成果惠及更多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