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位于紫禁城西六宮區域內,為一紅墻圍護的獨立院落,包括養心殿、工字廊、后殿、梅塢等18座建筑。它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曾為明代皇帝閑居、用膳的宮殿。清順治至康熙年間,養心殿則為皇帝臨時住所和宮內的造辦處中心。康熙皇帝去世后,雍正皇帝在此守孝27個月,隨后正式移居養心殿。從此,養心殿的前殿成為清朝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的行政中心,見證了軍國大事決策的誕生和多項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即所謂“國”;后殿則是皇帝休息的寢殿,即所謂“家”。從雍正朝至清末,先后有八代皇帝在養心殿處理政務和居住。養心殿可謂清朝皇帝“家國天下”理想的根源所在。
2015年歲末,為期五年的故宮博物院“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正式啟動,為彌補觀眾在此期間不能進入養心殿區域參觀的遺憾,故宮博物院精心挑選出部分養心殿室內陳設,在國內巡展,先后已經在首都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了兩次養心殿文物展,均引起較大的反響。這次與南京博物院合作舉辦的“走進養心殿——大清的家國天下”展覽則是巡展的第三站。
本次展覽共展出故宮養心殿文物279件,以原狀景觀復原搭建為主,分類展示為補充,最大限度還原了養心殿各區域的風貌,復原了養心殿的五個主要場所——前殿明間、西暖閣、東暖閣、三希堂和佛堂,講述養心殿造辦處、十全老人、垂簾聽政等十個單元的故事。同時本次展覽還新增了VR互動體驗來配合實體文物展出,以高精度三維數據為基礎還原虛擬現實空間,使觀眾在南京博物院內就可以體驗養心殿的格局與氛圍,近距離地了解、感悟清代帝王在養心殿的理政活動和學習、休閑、娛樂等諸多內容,感受清王朝興衰歷程。
近年來,我院不斷加強與各大博物館的合作,通過多種形式讓故宮文化資源走出紫禁城、走進人們的現實生活,實現文化成果惠及廣大民眾,踐行黨中央關于“讓文物活起來”的指示,發掘文化內涵,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養心殿——大清的家國天下”是對這一指示的貫徹和落實,是送給廣大民眾的年度文化盛宴。
本次展覽于12月22日正式對外開放,展期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