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圣臣賢——乾隆與董家父子書畫作品特展”共展出乾隆皇帝御筆書畫,及董邦達、董誥父子法書、繪畫作品58件/套,分為“君臣風雅”與“詩畫往來”兩個方面進行展示。展覽不僅還原了乾隆和董氏父子書畫創作的風貌,同時也展現出了君臣的風雅情志與文人情懷。觀眾們還可以通過這一展覽了解清代宮廷書畫藝術與宮廷文化生活。此外,展廳里還精心布置了烘托展覽氛圍的雅致景觀和多媒體互動設備,使原本平面的靜止的書畫作品展示顯得豐富和立體。
董氏父子祖籍浙江富陽,是清中期著名的書畫家。董邦達的畫名譽滿京華,曾被阮元推為“國朝第一”。乾隆皇帝特命他主持皇家畫院,是“畫中十哲”之一,可謂是繼董源、董其昌之后的又一董氏大畫家。其子董誥承繼家學,精書法,善繪畫,與父親同朝為官,亦頗得乾隆皇帝的賞識。乾隆皇帝與董氏父子志趣相投,故多有書畫上的唱和。其中有董氏父子奉敕作畫進呈,乾隆帝閱覽后執筆御題的;也有他們根據御制詩詞進行創作而進呈皇帝觀覽的;甚至還有君臣對于同一主題不謀而合的創作而書畫合璧的。它們大量被《石渠寶笈》著錄,并流傳下來,成為故宮博物院的重要書畫藏品。如今借著此次展覽的契機,這些書畫作品來到富陽,呈現給廣大觀眾。
此次展覽是富陽美術館繼2016年的“公望富春——名畫回故鄉特展”后所推出的又一個“名畫回故鄉展”。讓深藏禁宮的古老文物與當地的歷史文化相結合,并融入當地民眾是生活,是這一系列展覽的初心也是未來展覽策劃所要努力的方向。“儒雅只因文脈在,家山畢竟富春山”,“名畫”回到美麗的富春江畔,仿佛令董氏父子與闊別多年的老朋友再次相見,也讓家鄉的人們感受到先賢的風采,聆聽并傳頌先賢的一段段佳話。
該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3月22日,為期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