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婚禮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皆主人筵幾于廟,而拜迎于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于廟,所以敬慎重正婚禮也。”從天子到普通百姓,婚禮無疑是重大的典禮。而大婚,特指皇帝迎娶皇后的各類禮節(jié)程序,是紫禁城中最喜慶、最熱鬧的活動。清入關以來,只有幼年登基的順治帝、康熙帝、同治帝、光緒帝四位舉行過大婚慶典,其余幾位皇帝在登基之前就已成婚,末代皇帝溥儀也是在清朝被推翻之后與婉容舉行的婚禮。
本次展覽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帝聘后歸”,敘述了在紫禁城中舉行過大婚的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四位皇帝,展現(xiàn)了不同政治因素如何影響皇后人選的確定。第二部分“禮儀隆重”,記述清代皇帝大婚全程。由“納采”與“大征”始,奏響皇帝大婚的序曲;在“奉迎”前行“冊立”之禮,成為大婚與民婚的重要區(qū)別;婚成禮合巹,婚后禮有朝見、廟見、頒詔、筵宴。經(jīng)歷如此諸多繁復的禮儀,方能珠聯(lián)璧合成姻緣,龍聘瑞豐作佳偶。第三部分“文華物盛”,展現(xiàn)了由皇家采辦的彩禮與嫁妝,尤其是至同光二朝,既有王朝多年積蓄可供使用,又有國庫撥款專用,極盡奢華與富貴。其文飾之華美,寓意之吉祥,是婚禮文化的重要載體。第四部分“乾坤交泰”,介紹過火盆、跨馬鞍等有趣的婚俗,記述冊立、奉迎及后續(xù)連貫而來的合巹禮。合巹禮畢,帝后的夫妻關系正式確立,至此,乾坤交泰,陰陽和順。
清代大婚禮儀程式的浩繁,沿襲了歷代傳統(tǒng)婚禮的主流,融合了當朝統(tǒng)治民族的習俗,展示皇家氣派,彰顯無上皇權,演繹出一個時代的婚禮經(jīng)典。本次展覽不僅讓觀眾欣賞到精美的皇帝大婚文物,更透過珍貴的文物,讓觀眾們了解浩繁的禮儀和程序,揭示禮俗文化的深層含義。
近年來,故宮博物院與宜興市博物館不斷加強合作,于2017年年初舉辦了“紫泥清韻 皇家品味——故宮博物院珍藏御用紫砂展”,讓宮廷御用紫砂回故鄉(xiāng),為宜興人民帶來皇室紫砂盛宴;如今,“龍鳳呈祥——清代皇帝大婚展”在春節(jié)之際走進宜興,既是對傳統(tǒng)禮俗的展現(xiàn),也為宜興人民送上新春祝福。
本次展覽為期三個月,展期持續(xù)至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