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代:明
分類:橋
區域:外朝西路
斷虹橋位于太和門外、武英殿之東,單拱石券,橫跨于內金水河之上。橋南北向,長18.7m,最寬處達9.20 m。橋面鋪砌漢白玉巨石,兩側石欄板雕穿花龍紋圖案,望柱上之石獅神態各異,宛然如生。橋之建造年代為明初或元代尚未定論。但此橋用料之考究、裝飾之華麗、雕刻之精美乃紫禁城內諸橋之冠。
此橋“斷虹”之名為俗稱,明清未見記載。
此橋“斷虹”之名為俗稱,明清未見記載。
撰稿人:周蘇琴
斷虹橋
太和門
武英殿
內金水河
取“金生麗水”之義,又相對天安門前外金水河而言,故稱內金水河。
龍紋
陶瓷器裝飾紋樣之一種。明、清兩代是陶瓷器以龍紋為裝飾的全盛時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繪方法,亦有印花、刻劃等工藝。龍的體態有較多變化,常見有云龍、戲珠龍、海水龍、螭龍、行龍、立龍、正面龍、側面龍、夔龍等。
望柱
在陵寢前建望柱作為神道入口的標志始于南朝時期,宋代以后望柱退居次要地位,僅作為石像生的起始標志。十三陵的望柱位列神道石像生之首,左右各一,石質。其柱身及基座均作六邊形,柱身遍雕云紋,頂部雕云龍紋柱帽,柱座為須彌座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