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宮廷園藝研究所在第二會議室召開“2015年故宮宮廷園藝研究所工作總結暨2016年工作會議”,出席會議的有宮廷園藝研究所聘任專家李煒民、耿劉同、叢日晨、周國梁、陳進勇、李永革、郭建橋以及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李文海、程偉。會議由宮廷園藝研究所所長付衛東主持。
宮廷園藝研究所所長付衛東介紹了2015年宮廷園藝研究所工作情況,主要從故宮古樹保護、
慈寧宮花園園林景觀保護與規劃、東
西華門園林景觀提升3個方面作了簡要介紹。第一,古樹保護方面,突出介紹了我院古樹封堵樹洞的方法、古樹支架的改
造工作。第二,
慈寧宮花園園林景觀的保護與規劃,在查閱相關歷史文獻的基礎上,對慈寧宮花園歷史植物景觀進行調查;在不影響開放的前提下,對其制定了保護規劃,保護規劃從慈寧宮花園中古樹保護、歷史植物景觀恢復、花園石子路面保護、
臨溪亭魚池整修3個方面開展保護。目前除部分植物景觀由于季節的原因未完成,其它工作已圓滿完成。第三,東西華門園林景觀提升工作,目前主要進行了草坪的建植工作。
付衛東所長作工作匯報
與會的專家們對2016年的工作提出了建議:
一、古樹保護方面。專家首先肯定了我院古樹支架改造工作的成績,指出使用原木進行支撐在表現古樹整體形態上景觀更美,部分支架由立柱支撐改為樹冠內“拉纖”的方式也有助于保持整個園林景觀的完整性等。其次,對于封堵樹洞的工作,專家指出使用新材料新方法封堵樹洞的技術已在古樹保護中普遍采用,使樹木整體外觀的觀賞性更強,但是也同樣存在一些弊端,應根據具體樹木進行研討制定方案。另外專家也在古樹復壯的方面提出了意見:1、由于古樹生長環境的惡劣,根系遭人為踐踏、土壤板結、地面鋪裝等的影響,古樹生長勢衰弱,改善及提高古樹生長勢,不僅要進行外部堵洞、支架的保護方法,更要注意病蟲害防治,以及進行內部環境的改善,即進行植物根部的復壯工作,從而改善古樹內在生長環境,恢復古樹的生長勢。2、進行根部的復壯工作,需要制定嚴格的古樹復壯方案,報古樹行政管理部門報批,進行專家論證,才可進行。另外,與會專家提出依托故宮宮廷園藝研究所,在文物系統建立古樹保護研究培訓班,共同提高、交流、研究保護古樹的方法。
李永革對古樹及庭園保護發言
二、故宮庭園保護規劃。故宮作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整體庭園的景觀保護應當有一個長期的總體保護規劃,這個保護規劃應當是在研究故宮宮廷園林歷史景觀、
花卉植物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價值評估后進行的保護,應開展傳統地被植物、花卉的栽植,與建筑相協調。其次,冷季型草坪栽植不適于栽植于古典園林中,與古典園林不協調,而且其后期的養護管理中會出現許多問題。清代的相關檔案中,關于園林中有記載栽植草的相關信息,應對此進行開展研究,在皇家園林中,如天壇等,已逐漸減少冷草鋪設,嘗試栽植雙子葉地被植物或丹麥草。
耿劉同對古典園林景觀作發言
三、宮廷園藝的工作。對于宮廷園藝工作,應著眼于宮廷花卉、盆景品種的選擇、宮廷園藝文化的研究,開展盆栽、盆景、插花與文化的研究工作,開展花卉養殖技藝的研究工作,使其與園林建筑、文化相結合,在品質上有較大提升;另外可進行促成栽培,提供花卉養殖的科技含量。
四、園林古建文物修復研究。關于園林中的古建文物類,例如假山、花臺等,它們是古典園林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應當納入保護范圍,查找相關歷史檔案文獻,對其開展研究保護工作。
最后,宮廷園藝研究所與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達成共識,利用這一有利平臺,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之間進行借鑒與交流,采取開展專題課題項目研究、培訓、講座等形式,深入開展及提高古樹、古典園林的保護工作。